先民智慧的結晶

所謂『靠山吃山,靠海吃海』。澎湖群島平均雨量少,土壤並不肥沃且鹽份偏高,冬季東北季風強悍,儘管這些先天自然條件的障礙,但沒有讓澎湖人低頭認命。

比方說,面對凜冽東北季風,耕作不易,澎湖先民運用硓咕石、玄武岩等天然石材,來砌築圍牆以防風禦寒,種植改善生活的作物。由於農地大多在住家附近,因此稱為「菜宅」,遠眺這一片片排列工整的景象,酷似蜂巢相連,所以被稱為「蜂巢田」,成為澎湖特殊的農家景觀。澎湖先民這種運用智慧克服艱困環境的農作工法,其精神更值得令後世效尤。

若是靠海的澎湖漁家,也有不少因應改善生活的漁撈絕活,舉凡抱墩抓魚、養殖、誘捕(錢鰻、螃蟹)、牽罟、石滬漁撈、照海、撩水、海釣、採蚵、採海(紫)菜…等等。

「抱墩」抓魚是澎湖先民順應四時的魚季、朔望週期、海底地形及魚類特性等,所採取最為特殊的古老漁撈技術之一。首先就地取材將硓咕石疊成一堆,稱為「疊墩」,經歷一段時間後,石墩之中自然會住進一群魚,便可拆墩抓魚,稱為「抱墩」,但拆舊墩的同時在附近再次疊新墩,下次才有墩可以抱。抱墩已成了熱門的澎湖旅遊行程,遊客可以發揮澎湖先民善用資源的智慧,認識純樸島民討生活的方式,穿膠鞋、戴手套、提水桶,向大自然的漁場出發吧;彎著腰、圍著網,拆石墩,體驗活逮石斑魚的樂趣!發揮團結合作的精神,一起共享親手抓魚的成就。

「牽罟」是澎湖漁村早期的傳統捕魚方式,利用沙灘平坦地形來進行漁業活動,也是一種凝聚村民團結的象徵。村民首先用漁船把近百公尺的大魚網放置在大海中,藉著浮標以及底下的鉛垂將整張網張開,並與岸邊的魚網繩所呈現成U字形,再由沙岸邊的人合力將網拉回,拉回時的漁貨除分配給提供船與魚網船家外,有出力拉網的人均可分得一份漁貨,懷孕的婦女還可以分二份,既公平又富有人情味。過往牽罟活動較發達的地方有嵵裡、山水、林投、外垵、內垵等村落,均是靠南面的海域,這是為避免冬季強勁的東北季風。

「石滬」漁撈是透過建立在潮間帶上堆積的珊瑚礁石(硓咕石)或玄武岩,利用漲潮及退潮的落差來捕撈漁貨的陷阱法,是澎湖極具代表性的一項傳統漁業,至少已經有二百五十年歷史的石滬漁業文化,最著名的石滬如七美嶼的雙心石滬、吉貝嶼的石滬群和保存最完整的菓葉村石滬。

「撩水」是一種在潮間帶撿拾或捕撈魚貝螺的傳統漁業活動。撩水已演變成今日遊客喜愛的海田踏浪行程了。而員貝嶼則是澎湖最長的海上步道的起始點,只是早期稱之為「撩水」。海田踏浪是近年來遊客接近海洋、認識的潮間帶的新鮮活動,在潮來潮往之間的潮間帶,行進間足下螺貝魚蝦處處可見,充滿驚奇、新鮮與樂趣同時探索海洋生物的奧妙。

「誘捕(螃蟹、錢鰻)」是另一項澎湖先民在捕撈漁獲活動中的智慧展現。漁民開著漁船或舢板出海,船家總是能像是透視海底般,把圓圓的籠網放置海中誘捕又大又肥美的石蟳、螃蟹,或將圓柱形的中空竹筒或塑膠桶靜置海床,等待一會功夫,錢鰻乖乖鑽進圓筒裡,非常神奇!這種漁業活動仍然持續至今日。

「照海」則是利用夜晚退潮時,藉由燈光在潮間帶中找尋魚群、章魚、螃蟹等海產的活動。照海必須得全副武裝,例如帶著頭燈、撈網、膠鞋、手套、魚簍等工具,切忌單獨一人進行,且風浪較大時也不要前往照海。其實,不論哪一種漁業活動,漁民為了生活,不僅常常頂著烈日與狂風,時刻都得在大海中面對許多不可預知的風險,尤其今日漁業資源已不如過往,更顯漁家的辛勞。好好珍惜海洋資源吧!